7 `) X5 \# S3 l/ c! l9 {/ S- `
(一)新农村建设意义何在?
- t) F% Z y/ C6 d& z/ P! k 1.建设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安天下的战略产业。3.建设新农村,是处理好城乡工农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4.建设新农村,也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 |9 z& n! C" L$ b' e. Z3 E7 S% I0 }
(二)新农村建设新在何处?
r, H! K7 |% p2 f6 `1.背景“新”;2.思路“新”;3.目标“新”;4.方式“新”。
) M7 Q8 x6 L7 {4 Q% R(三)新农村建设是否等于“新村庄建设”?
& U( r f6 d2 W- m6 E' r应该说新农村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作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1.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2.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3.作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了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4.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5.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可见,新农村建设决不是简简单单的新村庄建设,而是彼此紧密关联,相互促进的五个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
) Y( R) ]- Z8 R(四)新农村如何建设?
' S g! L9 c9 a! H t: J* ?# v 1.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确实负起责任,把新农村列入历史章程,全面正确的理解建设新农村的科学内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头。2.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统筹安排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1)促进农民持续增长;(2)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3.亿万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4.必须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5.党的领导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保证;6.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