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
0 B! H, K/ H. f1 y
- y/ L6 y. W$ B% Y“计划”、 “规划”、“工作要点”、“设想”、“方案”、“安排”之间的区别在哪里?1 ?2 V- X7 ^) @1 |2 M; Z
) \* k2 a4 Y4 y- }8 g O% l2 I( X老秘观点:, E( V, ^0 i N' [, {
9 y/ Q. f& A3 a0 ~8 S. K" l3 B
“计划”虽不是党和国家公文法规中确定的主要、正式文种,但我们对它的使用却是非常之多。大至国家,小到一个乡村、连队、车间、商店、学校,又有谁年始、月初不订计划,不做安排?因为做工作事先没有计划、安排,“东一榔头,西一杠子”,就等于是“没有头的苍蝇乱撞头”。
/ p) p$ R7 j# H. l0 Q“计划”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全面工作或某项工作提出指标、要求、措施、步骤、期限的文种。它是科学管理中的主要环节,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宏观控制的依据,是获得最佳成效的途径。决策部门的领导者可以凭此统筹全局,纵横协调,综合平衡,理顺关系,减少盲目性,增强预见性,合理安排人力、财力、物力,以低消耗取得高效益,从而取得领导、指挥群众去实现计划目标的主动权。
3 T- j ^; X, m% h- @但“计划”不是单一的文种,它是由“计划”、“设想”、“纲要”、“规划”、“要点”、“安排”、“方案”、预案等文种共同组成的一种文体,叫做“计划性文体”。
; [- q5 F/ Z# I6 r3 y/ n“设想”——属于工作的初步构想,是粗线条的具有远景性、理想性、可变性的一种在时间上大都在10年以上的计划性文种。
/ a, @ F3 X8 w0 ^& f“纲要”——既具有远景发展设想,又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思想性、指导性的提纲挈领式的计划性文种。与其他计划性文种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在时间上,不像“设想”的跨度那么大,又不似“计划”、“安排”的跨度那么小,多在5至10年之间;在空间上,局面比较大,多用于全局或某一方面重要工作的发展设计;在内容上,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文字表述多为条款式,即由若干方面的诸多条条组成,全文的条条统一排列序号。
9 U) l2 v! v) d1 V e, a* N“规划”——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中期(如三五年)计划。它与一般“计划”相比,一是内容不同,“规划”的内容属全局性的部署,“计划”是实施“规划”的具体方案;二是时间不同,“规划”是较长一个时期的科学展望,“计划”一般是全年或半年的;三是要求不同,前者定方案、定规模,富于理想、展望远景,后者定指标、定时限、定任务、定措施,富于现实性,具有强烈的约束力与紧迫感;四是“计划”既服从于“规划”,又对“规划”起修改、补充和完善作用。9 F, m- @# y( g: m- J S
“工作要点”——通常在一个时期的工作计划尚未正式出台(如年初需等上级机关的“计划”)之前,先拿出一个“工作要点”发给下级,待正式的计划出台后,“工作要点”的使命即告完结,所以人们也称它为“准计划”。它与一般“计划”的不同点主要是:内容是工作的主要方面,不像“计划”要兼顾各方;内容是工作的重要之点,比较原则,不像“计划”兼顾一般,比较具体;内容表述十分扼要,一般千八百字、一两千字,不像“计划”往往要万八千字。
" e a. \1 x6 X! a$ g* L0 d! t“安排”——是针对短时间(如周、月、季度)内的工作所提出的工作计划,“计划”是制定“安排”的母体,“安排”是“计划”的分解与消化。+ L2 e- u& P% h,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