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实:今天我们非常感谢陈部长、陈教授给我们带来非常深刻的一堂课,他总结了毛主席的读书特点:就是读书要广博、而且要深;第二要读到老,学到老,而且读到死;第三个是真读、实学,不做样子。他给我们讲了毛泽东生平各个时期的读书经历,从他读书、编书、荐书、讲书这个过程,展现了毛泽东怎么样通过读书的积累来营造“胸中的日月”,然后在实践中创造“人间的天地”。陈教授还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经典要反复的读,用不同的版本对照着读,要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奇男子。陈教授对毛泽东非常熟悉,所以他在讲的时候,我觉得他是不动声色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也希望每个到这听课的朋友,将来在十里以外都能呼吸到你们的个性。下面我们进行互动,我们和陈部长共同来讨论今天的课题。7 S1 c. m9 T! u9 h) g, R" p
" Q5 T( ~3 T& G+ n b) Y1 W
提问1:我很高兴听陈教授的讲课,我们能不能突破某种禁区,问一个敏感的问题?我也是晚辈,也喜欢看毛泽东的书,现在讲到文化大革命,我们基本上都是批评的口气。但在当时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之间存在着矛盾斗争,在那时候只有毛泽东才能领导全国。假如说毛泽东不搞文革,被人杀掉了,或被人打下台,可能会形成新的军阀混战,我的这种观念完全是学术的请教。. k' e8 J; f2 U. T, W7 V4 E, t" o
/ M8 ]: F! y0 U3 I$ G8 n 陈晋:你这个观点比较怪,对文化大革命,我们要全盘否定。当然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作为历史学的课题值得去研究,因素很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同意这种的观点:就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像疯子一样,突发奇想就把这个运动搞了,其实大人物作为一个政治家,走到这一步,有很多原因,历史让他到这里,用列宁的话,就是历史让毛泽东走错了房间,我们用这个去概括,但是具体研究是一个大课题。
- l6 `) i) U/ E) D 6 b" i( E4 K8 g
提问2:刚才陈老师讲的在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当中,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可以成为永恒,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文化,那么文化应该穿透时光,在我们生活当中留下比较长远的影响。就您现在来看,毛泽东思想有哪些能够穿越时光,能够值得回味的地方?
" D* H# G" Z; [8 w6 p
; R6 r. E4 }, k# u# B! s j 陈晋: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对毛泽东思想怎么理解。胡乔木为了编《毛泽东诗词选》的注释非常认真,经常熬夜,他夫人跟他说一个诗选还值得你花这么多时间去做吗?他说,你不要小看毛泽东诗词,他认为毛泽东诗词在未来对人们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毛泽东选集》。我从他的话里可以理解:其一毛泽东时代,毛泽东做出来的一系列具体的决策,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层面;毛泽东的工作方法、思想方法也是一个层面;这个已经总结出就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再往上就是文化层面,毛泽东做决策也好,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思维状态,精神的这个层面。那么在今天和未来,最能发挥毛泽东思想价值的到底是哪些?我想第一个层面会越来越淡化,怎么打锦州,怎么打淮海战役,这些会淡化。但是第二个和第三个层面的思想会越来越多。我就举一个例子,就说毛泽东的精神。前一两年有网友在网上概括了毛泽东的十句话,最真诚的话是“为人民服务”,最痛快的话是“将革命进行到底”,最谦虚的话是“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等等,不仅如此毛泽东的思想还深入到我们今天的话语体系,比如毛泽东说将革命进行到底,现在就有将爱情进行到底,将炒股进行到底,从话语体系上也是深入人心、深入骨髓。
% M; S J6 v. h- D' e
, ~9 B5 h7 s5 M4 D3 J4 _. b, W6 u 提问3:陈老师我想问一个很好玩的问题,你有没有研究过毛主席读的书和他的爱情,和他的生活的关系?/ Q, E1 O" f# V# j
2 b6 d3 R. K* ?+ @5 ~ 陈晋:他读现代小说主要是读鲁迅,现代爱情小说也读西方的,像《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等,但是毛泽东他作为自信、自强的人,他的爱情世界,感情非常充沛,他表达爱情的方式主要是古代的诗词,他也写爱情诗,他有四首爱情诗,第一首是1920年写的叫《虞美人•枕上》,写得非常好。而且他也读古代的爱情诗,如李清照的诗,他专门写了一封信给江青,他说我的思想是复杂的,感情世界是复杂的,读书也是复杂的,他说我读书,读词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就是读豪放的读久了,就喜欢读婉约的,读婉约派的久了,就读豪放的。所以毛泽东读很多婉约派爱情诗,而且也写了几首爱情诗。
/ o4 B I, x! D. b% ^9 j : }$ Y. T5 F" f3 z9 t8 L+ K7 ^1 m
提问4:我手上有一个条子,上面写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我祖母的口头禅,我祖母是淮安人,但是我不知道具体的来源。
, T* V' _ Q# i+ v5 K+ V0 D
7 q2 `# `3 h6 w7 R( `! Z" i j 陈晋:在淮安一带有这个俗语?很谢谢这位朋友。
& j P, V5 t" t 0 F; [& C8 s7 E
提问5:谢谢陈部长给我们讲了非常好的一堂课,毛泽东是奇人、伟人,应该是说有一定时代特色,现在作为领导应该怎么读书,应注意些什么?; S" F, [; G y8 F6 o# X% p
$ }2 j: ~$ E$ P; e 陈晋:我不能算读书人,现在领导怎么读书我也不大了解,但是习近平同志在党校讲了三句话,领导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好书就是有选择的读,善读书就是读书方法。读书要有两个态度,只有一个态度不行,大部分领导干部,如果他能够读书,愿意读书的话,就是实用主义的读书,这在当下非常普遍。但是在毛泽东的读书体会上一个特点,读书都需要无用主义,读书不是为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不能增加一个人的长度,但是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宽度和高度,但是不能完全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多方涉猎,就能做到“腹中有书气自华” 。, A' U9 [+ Z3 P, J0 r5 F
9 Q: k2 p5 s! I 提问6:毛泽东对作为中华文化三大支柱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涉猎多吗?
/ ^0 W! C2 o: q w$ J' v+ W7 e, p
陈晋:《毛泽东选集》有424处涉及到儒家,佛家的他读过《金刚经》等,而且他专门跟达赖和班禅讨论过佛教的特点,毛泽东读老子,而且读研究道家学者的材料,其中有个很有名的人,他写了一本研究老子的书,毛泽东就到处打听他。儒和道作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两大流派,在相当程度上毛泽东在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当中也有潜在的吸收。
' v) t7 D6 u- `! [& f, q
5 w7 u2 \* c, _7 t' v 陈实:毛泽东喜欢庄子,也喜欢李白。
- D' ^ Q% T; @ {; E% |
: Z. y! G: _0 u 提问7:我有一个问题感到比较疑惑,我们都知道毛主席比较自豪的是我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推翻了蒋家王朝,第二件事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我想作为老一代的革命家,从他的政治信仰,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来看,他发动文化大革命是思想上的总结,一个表现?还是单单是政治权利斗争的一个结果?
, R8 O3 C3 {- l( G7 C& x
7 B0 V a- h: r$ B( z2 N 陈晋:这个话就涉及到他为什么那么看重文化大革命,这个话是他自己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我们跳出来看并不全面,当时他把文化大革命作为非常突出的一个事情,文化大革命是权力斗争的结果,还是信念的结果,我觉得你提的非常好。西方学者喜欢用权力斗争,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我们一般主流的认为文化大革命不是权力的斗争,真的是与毛泽东的信念有关。毛泽东是大悲大患的人,他把蒋介石赶到台湾岛,就那么一件事,毛泽东是面向未来的人,忧虑未来的人,真正的伟人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成功的时候,是渺小的,但是我没有成功的地方,我还在做的事情,特别是未来的事情,他看得非常重,要保持江山永不变色,这尤其重要。到底搞不搞得下去,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他恰恰是忧虑的状态下,把文化大革命强调到无以复加的位置。4 w& @ o, U( A' z) T: p
K; ^$ g8 l$ Z A( i 提问8:读奇书、交奇事、创奇事,做奇男子,如果我们追求“奇”会不会被人们认为是特立独行而受到白眼,我们如何平衡奇的度?2 @" b$ G' S; A
1 p' k: X5 e2 {' G- N; s; b
陈晋:毛泽东的经历非常崎岖,用两个因素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读书的时候是民国,他是在五四运动以前说的这句话,这段时间风云变幻,那个环境,那个时代背景,就是产生、需要特立独行,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在党内毛泽东确实也为他的“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1923年三大会议上毛泽东就是中央党秘书,除了陈独秀就是他,也就是相当于党的二把手的位置,后来跟陈独秀合不来,自己千辛万苦开辟苏区,又被剥夺军权。在井冈山开除党籍,还批判他。一直到遵义会议,红军没有办法了,他才出来。他真正成立领袖是1943年,付出了20年的时间,23年他是30岁,43年他是50岁,30岁到50岁是他一生最辉煌的时期,也是最受挫的时期,这也是历史的选择,但这种情况现在不行,今天我们都规范化了,体制化了。度的问题是意会的,很难言传。
. e, a, H, y$ b3 f* X
3 t/ e3 Y& e0 R* s% J, H2 E ; [$ U- c# z" Q3 J: [; f
提问9:陈老师你好!想问你一个问题,像尼克松的儿子和女儿对毛泽东的评价,现在国外有一些明星将毛泽东的头像绣在自己的身上,他们对毛泽东达到痴迷的程度,我想听听您对国外的政界、商界等对毛泽东的评价?$ Y/ x% N+ L) Y7 t/ S/ _4 O" G; W v
* l1 J. a6 w! b% I/ n2 M% c; ^3 E* n1 j
陈晋:我们编过一本书,叫《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你可以在上面找到你的答案。
5 `9 u" z/ t! A$ K
" ^' y! S2 J+ |2 q 陈实:我们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就到这里,感谢陈部长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享受!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