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糊涂就是假装对有些事认识模糊,故意不明事理,不知真情。既然是装糊涂,就不是真糊涂,但又要让人觉得你是真糊涂。装糊涂就要装得像,装得不像就达不到目的,还可能弄巧成拙,惹出麻烦。因此,装糊涂也是一门艺术。 ' S! y7 x; r3 L , r5 A! q4 I- |# n; s- b对影响首长团结的某些原因,秘书知道但装不知道0 F' [: ^; L( O, n
3 W. S) \' X* S! t
9 u5 U9 ^% ?8 `: [! h! H) x" s" C. k7 @( o5 A1 }$ e
装糊涂就是假装对有些事认识模糊,故意不明事理,不知真情。 * N& K3 t8 p! ? 既然是装糊涂,就不是真糊涂,但又要让人觉得你是真糊涂。装糊涂就要装得像,装得不像就达不到目的,还可能弄巧成拙,惹出麻烦。因此,装糊涂也是一门艺术。; U- v ~! ]! H4 B& {( e/ G) r
郑板桥说得好:难得糊涂。这既是说要想糊涂很不容易,也是说某些时候糊涂一点是非常必要的。人不能太糊涂,也不能太清楚。太糊涂了,活得就没有意义;太清楚了,也会活得很累。一段时间以来,男女老少都会唱叶倩文的“何不潇洒走一回”,其中有两句,“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中有你追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聪明的人,活得潇洒。人应该是有时清楚,有时糊涂。' J3 X# v6 i* N6 ~' Q5 y: ~
糊涂有许多种。真糊涂那是傻瓜,等于白活;难得糊涂则又太消极,也无意义;假装糊涂而心中清楚才是一种智慧和手段。 ; z9 F7 |: S2 c9 `4 C 作为秘书,在首长间产生矛盾和分歧的问题上,就时常需要装糊涂,而且要会装,装出艺术性来。这既是自己和首长相处的需要,也是协调首长间关系的手段。 & K7 `9 u3 d' c4 _6 v 首长一方与另一方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或想法,自然会影响双方的关系。但是如果把产生分歧和想法的真实原因向对方挑明,则更能使首长感到难堪或反感。相反,让首长暂时不了解真相或者永远不了解真相,则更有助于协调双方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秘书即使对有些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也说不知道,用自己的装糊涂,使首长真糊涂。 ' Y+ @% E- a: l 参谋助手论某部队机关公务员小张,挺机灵也挺勤快,是主任家属的老乡,与主任一家关系很密切,主任也很喜欢他。但参谋长不止一次地发现,小张为了讨好主任家属,偷偷摸摸地把公家的财物拿到主任家去。当然这事也都是背着主任干的,参谋长不好找主任明说,非常恼火。年底决定让小张复员,主任让秘书找军务科的同志说一说,把小张留下,但参谋长坚决不肯。主任对参谋长的做法很不满,不明白为什么平时关系挺不错,可在这么个小问题上却一点情面也不讲。于是把秘书找来问:“参谋长到底为啥和我过不去?”" Q) a, F" O$ J
“好像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2 I# R. M1 F# I7 Y% W6 d+ | “那为什么一定让小张走?” Y! E8 a6 m; o, K n
“您说的是这件事呀,”秘书知道内情,一个战士复员的问题,本来没有啥,但考虑到涉及的原因,又牵扯到主任的家属,挑明了反而更复杂,于是说:“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好像是因为小张身体不太好,还听说他父母身边也需要人照顾。战士复员是军务部门的业务,我也不好详细打听。”4 s h; r2 j; B( O/ D0 b
“我不是想再留小张一年吗?” ) }' _. E Z; X; N* q7 N “依我说主任,换个公务员的事您别太费心,参谋长说了,公务班里随您挑一个,这事交给我,保您满意。” 4 ~# {2 I- L6 j& s% |" ] “那就这么着吧!” & G' V ~0 ~! r0 ~2 Y) U7 N6 v 后来秘书为主任选了一名公务员,主任又很满意。时间一长,小张的事也就忘了。# p, U$ O2 ?4 c' N4 t; E
试想,如果秘书把参谋长让公务员小张复员一事的真相告诉了主任,那主任及其家属和参谋长的关系将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7 p v7 {3 m- H7 F9 W
% A. E2 c$ Y3 `+ Z对首长要求证实他们关系的某些事实,秘书了解但装不了解( e/ N5 A$ |2 o+ D8 f
. u7 R2 j2 {1 G5 D) |2 c4 \
% i/ c& A! n j8 T& l3 s# {2 K
首长间发生了矛盾或争执,一方想证实对方说过或做过什么,另一方想证实没有说过或做过什么,就可能会把当时在场的秘书找来对证,很多时候这样的证实不会产生什么好结果。因为秘书无论证明哪一方正确,都会伤害另一方,首长的裂痕加深了,秘书自己也搭进去了。因此,当首长把你找来证实时,你必须装做记不清了。- y3 S. h0 P$ X4 M
某部队发生一起车辆事故,上级调查组来调查这件事情时,甲首长很气愤地说了一些过头话,话里话外对乙首长工作方法表示不满。后来事故的责任查清楚了,与乙首长没有多大关系,但乙首长对甲首长的讲话耿耿于怀,两人为此发生了争执。乙首长说:“那一次你说这些话时秘书在场。” 5 b. a+ `# B: n" r# u: y 甲首长说:“那好,把秘书叫来。” 4 b3 k" ^, i _ 秘书一来,两人都问:“是不是这样说的?”; Y" d/ T; u7 u
秘书说:“时间挺长了,又不是什么会上讲的话,也没有记录,我当时也没仔细听,确实记不清了。”2 c( r" [, H5 M" Y! _
由于无法得到证实,两个人都没有什么情绪再争下去了。 p: ~: S) Y( A. T) ~ 如果秘书没有装糊涂,而是很认真地证明当时甲首长是这么说的或不是这么说的,那将会是一种什么结局呢? & R# K0 u- z( A ( ^% p# B$ Z9 V1 d' [1 R! \9 H# \ $ l! g7 v7 L3 m+ Y对造成首长间不团结的责任该由谁负,秘书清楚但装不清楚 ! V& ^! v: |: G. m- \2 G, }# m9 [% P+ ~' S$ M5 b% R1 V
2 M$ U, H% K1 T' L8 i
首长间出现不团结的问题,总是事出有因的,总有负主要责任的一方。但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无论哪一方负有主要责任,另一方也会负有某些责任。任何矛盾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期间你对我错,我对你错,相互纠缠,很难完全辨清。就是把是是非非、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能搞清楚,也不一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清楚,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因此,在被询查这方面的责任时,秘书心里是明白的,但嘴上却说不明白。实践证明,这样的装糊涂是非常必要的。 ' f& z) U1 W+ h: a 某单位两位首长过去曾有过恩怨,最近又因安排人写材料、派人去开会等一系列的工作上的事情产生了新的矛盾。两个都曾对秘书说,小组生活会上要把责任搞清楚,请秘书谈谈看法。秘书对他们说:“首长间的小摩擦,我们当秘书的怎么能说清,说清了又有什么用。又不是原则问题,查责任还不是为了解决问题?都是过去的事了,往后就当没发生过,不就完事了。”6 k7 O+ d) v A7 S h, ]
小组会上两位首长都做了自我批评,心平气和,关系得到了缓和。/ W5 @5 | W' z% W) c# w
$ _* |3 T. o/ j4 H( J 对首长的某些自由主义,秘书听见了但装没听见 1 }# g( Y1 \; A"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