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是行政机关决策、决策运行及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政府工作运转情况的反映,是行政领导进行决策和管理所必须掌握而尚未掌握的信息。政务信息应当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是由政府机关掌握的信息,是指政府机关合法产生、采集和整合的;二是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信息,三是由特定载体所反映的内容。如何采编高质量的政务信息,适应新形势下政务信息工作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下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3 A h2 W9 G3 j& p8 `) A% n5 E5 N+ D1 Z( Q5 V* h- D
一、政务信息的地位和作用3 O/ ]6 a; S* E p+ j) Y
6 S& _) V. { W# `( F6 S/ ?信息工作是政府及其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要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对各项工作作出具体决策,提出新的措施,这就需要有大量的、真实的信息,以作为了解情况、制定决策、指导工作的参考和依据。因此,信息工作在政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参谋”和“耳目”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就其地位和作用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m- V4 Y( C: \$ s6 t, Y' K
& u9 [" [( j6 `9 M
一是各级领导决策的基础和依据。政府机关及其工作部门作为领导机关,要对各方面工作做出决策,掌握大量信息是至关重要的。领导者确定工作目标、制定政策、编制计划都必须了解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把握大量信息。信息与决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决策是对信息的判断和运用。可以说,决策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决策的形成需要借助信息进行判断,决策的实施需要借助信息进行控制,决策执行终结后,需要凭借信息进行总结,为新的决策创造条件。因此,信息工作做的好不好,提供的信息及时不及时,真实不真实,全面不全面,都会影响到领导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3 |8 v$ A, }" l' c# W6 `2 I
# Q) i& p1 e7 t二是沟通各级各部门情况的重要渠道。信息工作作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左右通达的一条快速、便捷的通道,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日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从信息工作的实践看,用信息进行通报情况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便于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下级及时地向上级汇报各个时期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是主动争取领导支持的重要手段。单靠写专题报告,召开工作汇报会,或直接找领导汇报等方式,因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上报信息的方式汇报工作,既灵活又快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便于上级对下级的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通过下级上报的信息,上级领导机关能够及时地了解基层的工作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始终把握住工作主动权。特别是针对下级反映的问题,可以运用掌握的信息,通盘考虑,综合分析,迅速作出决策,以免错失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三是便于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职能部门是政府的组成部分,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职能部门之间信息的相互传递,不仅可以增进了解,加强交流,形成共识,而且还可以实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更好地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 d; d( [. X4 E& C' P
0 s; J# M4 w8 t* y1 l" h
三是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窗口。通过公开信息的方式,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既能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也有助于倾听群众呼声、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树立政府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一方面,将一定范围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可以让广大市民从中了解政府部门的职责、工作的进展及所取得的成绩,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达到宣传和教育的双重功效,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打破地域界限,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推介出去,加强与兄弟城市相关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对同行业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既能增进友谊,又能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k e6 g# Z+ F3 F- U
# v- n9 E$ z* j
二、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 w& s" f* e( X; d
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六个字:准、实、新、深、精、快。, C& I3 G8 [+ {) R
* t8 n5 l5 p" e! f
准,是指准确无误地收集、整理信息。一是收集反馈信息力求准确无误,不道听途说、不捕风捉影。二是反映事情坚持综合分析,力求揭示本质;三是提供信息对路,恰到好处,及时为领导提供掌握适时适量的信息。
) g% u; s# y/ n: Y3 d; x; G: Q6 n
实,是指信息内容要真实。“实”有两层意思:一是反映的事情必须实事,确有其人其事;二是事件发生的程度,在语言表达上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有任何虚构的事实和夸大或缩小的情况发生,真正做到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喜”与“忧”并存,“成绩”与“缺点”同在。& P, @+ x2 g: { B3 V
& O) Q2 H7 t4 J% W新,是指在时间上是最近的,在内容上是新鲜的或独特的。如刚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倾向、新动态,还在萌芽状态的新事物、新经验、新见解等。着力提炼出带有新观点、新角度、新精神,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 V; o4 T: Z0 S L
. E4 c( w' D" F0 H8 W* m K* C5 G深,是指反馈的信息在内容层次上要有一定深度。一是要根据决策需求和重点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拿出有分析、有观点、有建议的信息;二是从大量信息资料中来分析、挖掘,揭示信息的内涵,以实现信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升华和增值。2 e n2 b4 w" Q# ^. C% Y5 B; T
J7 L5 O a! n6 s精,是指文字简炼、篇幅短小精悍,一是内容要精,一条信息要集中反映一个主题、一项内容;二是文字要精,力求达到“由简而繁繁而简、简中俱是精华点”;三是信息数量要精,以利领导从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 T; ~ S8 t9 R G5 y
2 @" Q# w. d% r7 e快,是指生成信息快、传递信息快,不拖延、不积压、讲时效。信息就像山里的药材,适时是宝,过时是草。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因没能及时编发而延误,就变成了“昨日黄花”不值一文。
# k) V! S+ N- m: v$ V$ r) T% n& U
& F2 M+ E' r2 V+ t( h# i三、政务信息的编写要领
7 ?6 G9 M* V, `6 G8 [% g P# j) N/ ^
政务信息要求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 P) w. | l; q2 U2 k+ u
8 W t' H- M9 P$ B4 ^(一)分析研究,提炼主题。一条信息,编写的目的是什么?要让决策者了解什么?这些问题是编写信息时首先要搞清楚的。一条信息只体现一个主题。因为信息的主题范围越小,就越有利于把事情和问题说清楚、说透彻。信息编写应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去考虑内容的取舍,提炼信息的主题。我们主要采用四种方式:# ]7 }+ Z$ J2 R( B$ A6 D6 j6 `
( [9 y- n/ a& M& H& y( V
一是围绕事物发展,超前思维,开发预测信息。在事物矛盾变化未显露之前,根据各种征兆、资料、数据,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作出科学预测。如去年城区实施停车收费,我们根据一些车主的反映,预测性地编写了《停车收费可能引发乱停乱靠问题须引起重视》。
- U" P0 w6 d6 s7 y
* S- ~1 u9 M. d& X$ a/ E/ f5 f$ [7 e二是围绕大事难事,关注焦点,上好动态信息。在经济工作中,有许多热点、难点问题,涉及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方方面面。如棚户区改造、征地拆迁、控违拆违、公寓楼安置等等,这些工作都可以不断上报动态信息。
; y) n3 a4 m) Z. P, v/ r6 F) ~
3 M# B3 X5 d2 H% [1 I9 i
~7 `& n2 D# r0 p2 v! z4 y& B% H& ~+ F. J" g; X
(五)反复推敲,认真核实。信息写好以后,不要急于发稿,应对内容再认真核对。这一环节,是信息编发的最后一道“关卡”,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稍有差错就会带来工作失误。因此,信息工作人员切不可有“差不多”的心理,贪图省事。
1 t E2 G! S" }9 D6 {
' F% M; j3 K0 {% X' E) _对信息工作人员来讲,掌握上述要领,只是编写信息稿的基础。要想编写出好的信息稿,主要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见事快、辩事清,真正做到“嘴勤、腿勤、脑勤、手勤”,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锻炼,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强见事的敏锐性和辩事的洞察力,写出充满时代气息,符合领导需求、高质量的信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p8 S: i6 w6 p3 j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