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子
2 z2 j- b* {3 m# x/ x8 i3 z" ~# H! P- L8 C
职场中我们喜欢有亲和力、性格随和的人,可似乎刺头些的家伙更容易达到目的。
6 _+ _. F6 z, q7 `' j, U' z, W# D( @( _. |* l" d) I
最近一项调查竟然从科学的角度证实了这个让人不怎么甘心的现象。至少就薪水来说,这项研究调查表明,老实人的确排在了刺头们的后面。2 i- x' \' U) U% ^
& f5 N4 E0 v" U: L" a
在职场中做个老实人,真的是逆水行舟么?: w) K7 i9 X3 f3 o
' v+ b& L1 \5 ?% N) T/ f2 t. |! ~6 _% ~
) H3 ]# o5 V; q$ S+ c7 b
( Y# ^6 j: l0 |老实人总是输?
# G8 g% D' z6 j( P
8 ?2 s1 H7 n: {: o# o气人么?
4 R! S/ a6 X- A6 m$ g, ~
, z$ P z& j2 X/ o这项名为“做好人真会垫底吗?”(Do Nice Guys and Gals Really Finish Last)的调查报道的结果就是这么说的。甚至,薪水的差距还不小。
( Q; K/ T7 v/ O
, d0 A( T5 m: w$ c u" s这项旨在寻找性格和工资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好脾气的职场人明显比他们不好搞的同事要挣得少。再具体点,刺头男比随和男每年要多挣18%的收入,即9772美元,同样,刺头女比随和女多挣5%的收入,即1828美元。, Y; T: r# S/ M3 \
$ z- I; B+ J& b4 n! {) e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圣母大学的蒂莫西·贾齐、西安大略大学的查理斯·赫斯特和康奈尔大学的贝丝·莱文斯顿一起进行了这项研究,他们考察了不同人群之间的“令人愉快”的水平,并将之与他们的收入进行对比。“令人愉快”在研究中被界定为一种热情、友好、能与他人合作的秉性。
; T& S' z, @/ D1 |
. T* @+ g) U8 i) p6 s! i他们的研究过程是这样的:使用三个不同的调查研究中所收集的近20年来的数据并调查了1万人来评估性格是否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被察觉程度。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要求460名商学院学生假装成管理人员以评论他们潜在雇员的类型。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更为和善的人相对难以获得工作机会。
* F1 ^9 a' k0 Z7 w+ T" o+ ~
1 S, ?2 T0 P. T7 Y! I/ Y" \. T事实上,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类似的研究。埃塞克斯大学社会与经济研究所的两位博士,在调查了在英国生活与工作、年龄在24到64岁之间的3000名男性后,他们的结论也是如此——品均而言,依旧是好脾气的人挣得少。7 O8 g2 R6 w" r7 S3 _
% ^3 u e( Z e" S: y5 d8 p' P# Q; `
康奈尔大学的贝丝·莱文斯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为老好人们打抱不平,她认为,“好人正在受骗”,问题是,“很多管理人员经常没有意识到他们激励那些令人不快的人与事。”
8 l, h7 X; L2 v. W9 e. E7 z. R6 ~$ K. f$ y; G% E
仅仅是如此么?4 f: u! O: _, h5 U* V9 ~
1 E! E; _+ s' u; u美国心理学家Paul Costa和Jeff McCrae,在1992年提出,易相处的人具备六大特征——信任他人、坦率、利他、服从、温和、有同情心。易相处的人往往会把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基本目标,显然这个目标可能会与事业上的成功发生冲突。
% z! @7 b9 Q8 ?$ p/ ~1 Z+ x) C: [* {: V5 C) G1 v- j
据Paul Costa和Jeff McCrae的发现,不易相处的人并非就毫不在意自己的人际关系,只是他们会在某些情况下把自己的不同意见表达出来,他们更加利益导向而非关系导向,自然会在争论中积极捍卫自己的立场和利益。
- c* U( a. P8 E! z
& w) E5 o. Q. O; A可,这些国外的结论拿到国内也成立吗?
+ ~ ?. N) c+ g# E4 V- N) [
7 _! D/ l8 q1 a( o+ }# s新精英生涯高校事业部总监、资深职业规划师李春雨又补充了这么一点,脾气不好的刺头们获得更多薪水的前提是——他们有脾气不好的胆量,有让自己脾气发出来并让自己收场的能力,以及有更多耍脾气的机会。. `: d `5 U5 _# P9 e& b$ H& a4 s3 C
9 {1 r( K6 V: x s$ v, C
可见管理者并非更偏心那些无理搅三分、情绪化个没完的事儿妈,而是有胆量、有能力、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立场的人。
' x: ]* _' k8 Q0 x2 ^8 o) g. y) ]5 Y; n8 W) r& `" p @7 G' p
至于那些毫无原则的随和、易相处的好人癖们,请问,自己的利益自己都不争,谁有工夫替你争?
+ b5 Y9 a6 S2 ^; H. }+ }. i1 [9 T$ s. U4 M9 Z8 z; G; u, P
4 f6 T. I6 I; _( v
# `: x2 \/ P4 o$ ]0 H U5 {, }好人癖的N个表现
! s: u- o. s1 f g9 \7 z
& y F# q" J9 v◎友善的微笑永远挂在脸上。
3 _% g2 _6 O# W4 ^/ X◎很少发表个人意见,信奉沉默是金。* x+ ~$ [8 N/ l# ~, C
◎有求必应,甚至将他人的请求置在自己的需求之上。, g% ]% F! ]% J; a, I
◎当了替罪羊,也不过是自怨自艾的想,我这么好,为什么要对我这样。4 f" c* H) r- o6 H7 g
◎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谁说了自己一句不好都要记在心上。
: F! t* Z! e: \9 d" Q◎不善于也没勇气跟上级沟通,总怕自己说错话。
; d* T1 s9 o- \# @1 D% ? K◎有句口头禅:算了,就这样吧,别得罪人。& T+ n+ U+ t* P- o/ {
" _' S- A i# r X& o5 f6 t$ K
7 H* \; A0 h$ J" p- h( [1 e
w$ p' ?# R$ M8 `' w测测你的底细——好人癖or小刺头?8 h# `! ~$ X, ^- R
9 @( c: ^4 X P4 }$ a) t
6 T/ O/ F, v% }3 w8 H) v
' |% x3 y" c* z6 ?; [/ j# V/ x1.一个理发店推销员深情款款地说服你去参加他们的店庆活动,并声称不过是耽误你五分钟时间,他也好完成自己的任务。你会?
; j/ r5 J9 u3 v$ lA基本不听,扭头就走。
( u& ~; U% L% L6 ]9 OB耐心听他讲个2分钟,然后委婉拒绝。! o$ o$ G; @- m }" Z4 l
C认为他很不容易,如果自己有时间就会跟他去。
; K X: B0 W0 |" n6 U6 c; C+ j, z# |* Y9 V% q) P/ v& D+ h7 a8 R
2.在团队中,你是那种喜欢提意见的人么?1 U5 y! \; |/ B
A碰见让自己不满意的事,就会提出来。- B; e$ g% y- h8 y2 C
B小事放过,积少成多的情况或者有违底线的事会提出。
) j; D6 T1 @# M7 k6 w- ]' }/ B' ]C很少提,担心提意见会让他人对我有意见。/ f" L; K+ R& ?. ^' r
" I7 B2 B, x% A' X7 Y3.你的好朋友向你哭穷跟你借了10万块钱买房子,但你发现在买房前,很快他便携一家人去欧洲度假1个月。你会:# U" ]* v( M* p6 M( ?
A怒不可遏,立刻找他还钱。
4 R! b( K6 k# ~1 N6 M. c a2 H& u/ dB不太高兴,跟他聊天时会旁敲侧击。
+ r4 p) ~4 O. [% `1 N4 e; e" s8 Q$ d2 jC算了,反正钱都借给他了。9 _* y$ |3 M/ N7 R% t- D
, o. Q; O! O9 E0 t! x) _
4.你曾经被同一个人骗过两次吗?. j! K& A- ]/ A3 ^- n
A谁敢骗我?!跟他没完!: E) ?% H3 j& O: Z3 j
B没有。只要被骗一次我就会对该人丧失信心。
- t4 Z, d; L1 y" aB是的。所以现在学聪明了,不再轻易上当。
+ ~# }+ p E$ N" g" N- z: B8 E+ z& E: ]6 K: T, ]4 D
5.同事跟你开玩笑,用你最不喜欢的方式和措辞。你会?
' J9 k$ E r# XA立刻挂上扑克脸,反唇相讥。
2 `8 u- o5 L( M- f9 I: j- [* DB当面没说什么,私下里找TA说明你的不满。5 Y; h$ w5 E) I' w; o) `! ~
C这有什么,说明我跟同事关系好。
% j) P6 b* a' Z3 g. W# `3 r+ R2 P1 {7 e0 W- o. [1 Y
6.去菜市场买了个菠萝,拿回家后发现菠萝是坏的。你会?
1 c/ H9 U& m! m: k0 ?A马不停蹄,立刻回去找小贩理论。4 s0 T( u0 I, f6 H
B看情况,有时间的话就折回去退还。
7 V4 Y& | l; A6 F. `; yC好麻烦,只当是吃亏是福吧。2 \* r* O' y! a! Z
' o- U' J' I- u7 }6 s- R5 Z% d. v% s
7.你认为人性中的哪一面是最最丑陋的?
2 ^5 f0 L* v; F5 AA贪婪8 F0 E/ c0 u$ }0 y- }) f
B愤怒
! v# n" M4 u, G2 |# C) N( ~C小气
+ n& j6 V0 s& s$ F2 L, ^1 n- K
. t" o' u' b; S! z# c4 H/ u8.你跟你的好友同时竞争同一个岗位,你会?
* l5 K% y+ Y _, Z4 t$ qA走私人途径,暗中跟上级沟通。
! L4 ~; w+ U. t- c9 d8 V9 aB通过工作业绩,跟好友公开竞争。. r+ V' G0 G' l/ s
C如果可以,会主动退出这种竞争。
# z M" V4 M* E* R) D% J7 H9 P9 N4 s0 ?
9.你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甚至需要加班,你已经疲惫之极,这时一个好朋友给你打电话,说TA晚上需要你去陪TA,TA感情上出现了危机,其实在此之前你已经听TA倾诉了至少三次,你甚至能够猜出TA会跟你说什么。这时你会:
+ y6 o" i& {/ e8 j4 F" D- E# }A跟TA说,你太忙太累了,只想回家睡个好觉。# _# Z( O, {, F
B告诉TA,你需要加班到很晚,跟TA改日约时间。
- a: M" K1 ]* I% y. WC开始你也是犹豫不定,但认为TA的确需要你,于是最后你去了她家。! ?3 d4 x/ a3 c0 u) I* K) x
, W* X1 E9 n' r/ R# S10.因为得罪了上司,年终奖或者奖金被扣,你会?
+ U. h5 u2 Y, Z) y* E, U4 gA非常不满,会找上司的上司理论。% @: q5 v, T/ f" ?, E) z6 c
B 是不是中间有什么误会?希望就自己的表现可以跟上司进一步沟通。& ~7 H7 D3 X) A+ F
C默默忍受,自认倒霉,隐隐认为也许是真的自己做错了。
. K: y8 J/ s1 R5 ?* \& ^9 e+ R) o; Q: d- B! G
11.当公司内部出现拉帮结派现象时,你会?
3 e: ?" k& v( h5 eA审时度势地参与帮派。
$ ?0 w1 R- M- cB尽量保持中立。9 u/ M2 T# h" L+ R: S5 ?
C不知所措。
/ j8 w! g% m- R: i' E6 Z
2 E& @+ W6 Z3 p* l7 d12.回忆下童年的你,哪种情况最符合你?' \! e' R3 j6 [7 \/ |8 _
A没有什么是我得不到的。
5 q B; [$ r% jB非常想要的一件东西,才会努力跟家人争取。% n6 ~% A; F$ |- u+ G9 \
C有委屈就憋着,盼着别人来发现。/ O# O1 R3 Q1 [& }4 i; ~3 V
( o% @# W' Q1 g" Z选A最多:职场小刺头非你莫属。精明又强势,对人防范心强,面对职场竞争时你一定会不惜一切为自己争取该得的一份。可不得不说,你的强悍会让你在不经意间得罪人。当然,你也并不在乎这些。
( }" U2 a! \$ `) q! N7 P2 ]; `( S; p- x4 G
选B最多:与人和平相处是你的哲学,你尽量避免与他人的人事纷争,耍心机绝非你的强项,有时可能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维持人际的平衡。但如果遇到不合理的事情,你也会通过正大光明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8 U6 s9 l V9 a, P" H
d: ~8 G- A, Z$ y" ]选C最多:实打实的好人癖。你传达给别人的信息是:你是个逆来顺受的人。你害怕避免冲突,期待通过帮助别人、不停退让来让自己得到好人缘的人。
8 v0 G1 N8 H8 \4 f
, X; S( W6 l& T( Q6 L: c $ {! e" D4 A. K5 _9 u( b/ J9 I$ z
/ ?0 U$ S' ]& x2 h' ?( v, `的确,好人癖惹麻烦
7 i. y2 T; I7 D" A* y
1 ^' b$ M. ^ G$ T9 J0 F当我把“老实人薪水低”这项调查告诉刘佳时,这个驰骋职场5年的清华大学女博士,不禁回忆起头半年初入职场时的“烦恼与尴尬”。/ r$ Q/ ?5 F1 P7 o' W# Z# ^
. m8 p) p' x' Q
刘佳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美资咨询公司做管理咨询。入职半年后,眼瞅着到了一年一度加薪升职的节骨眼,兢兢业业、加班加点奋战了六个月的刘佳,觉得自己付出了不少业绩不错,便跟着挺她的直接上司一起到大上司面前提升职。
; o# U& n) E+ F1 ? |/ u
6 p9 k1 _+ n( Q' u战战兢兢的跟大头说了一通,尽管有直属上司的大力赞扬,可大头几乎就那么一席话就把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提出的诉求都给打回去了——刘佳啊,你入职时间太短了,才半年。刘佳低头想想,是这么回事,算了。所谓的争取便到此结束。$ ~: _3 T3 M. }/ W# e
8 r7 t" u& s4 `" g! A# _( n3 F% @$ {可接下来发布的结果却让刘佳大跌眼球。跟她一起入职从其他行业跳过来的一个家伙,干的并没她好,甚至分数都没她高,却连升两级,而她自己不过才升了一级。不公平!带着委屈和不服,她找到直属上司诉苦水,上司安慰她,情况复杂着呢,是那人拿着其他公司的offer去跟大头争取来的。: b/ ]6 R' Q: J7 ?
, n! f; K6 N$ P3 l那次吃亏事件的确给刘佳上了一课,为什么不再多争取一下?! Y! ~! B7 j4 B5 T
' h" D1 M0 @" m% Q, B4 B这确实跟她的性格有关系,刘佳这么剖析自己,“不愿意发生冲突,总是希望别人高兴,潜意识中认为,提出不同的观点,对方会不高兴。”
! }" P7 p' k! I( g3 u# s
2 H& @' g J1 K' Q/ S. Y8 \2 q这种“讨好型人格”,讨好了别人,就必然讨好不了自己。
' B! l3 [" f2 M3 B
8 k$ |2 C |2 @) D# ~' o方然最近遇到的麻烦事是,作为一家外企的中层,上面的职位有空缺,而他却不被人看好。其他同事对他的评价是,能力没问题,但性格不适合在职位上再上一层楼。他擅长跟人相处,乃至随和到这种程度,别人这么评价他,他不但不生气还照单全收,连他自己都这么说,“气场不够强大,不适合再往上走。”' ~1 W9 K6 S) ?! B( A: g+ y
; m" X' y3 J' B+ N- Q: C
怎么不强势的?看看他对待下属的好脾气吧,真让人怀疑,在下属面前,他从来没把自己当上级。2 w% {- S; K0 t4 `) \
# y7 I6 L/ c ?' Y( @
这事就发生在两个月前,一个年轻他近十岁的女下属的工作报告出了错,他苦口婆心跟女下属沟通了好几次,发现最终那份报告几乎是原封不改地又递回了他手上。一边在心里嘀咕着对方真是不思进取的榆木脑袋,一边自己捉刀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几乎重写了一遍。为了照顾女下属的情绪,他还好心的在报告上属了女下属的名字。
P9 c5 f+ B/ M9 P3 |
; d d, O# p2 x- `1 A7 ?% Z- m+ [: A结果,反而是好心办坏事。那位女下属,当着办公室其他同事的面,气势汹汹的走到他面前,分贝极高、面带不屑:你没必要署我的名,那根本不是我写的。说完转身就走,那气势就仿佛她才是上级。" L, V8 ^0 L1 s9 M' K0 I. p) g
" B" |6 l$ D, T' o! J% p方然气啊,脸色顿变。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他终究还是没拿这女下属怎么样。
* ~3 n1 K2 o. q& H
9 u2 P( d+ m0 q- B没法拿别人开刀,就只好对自己下重手。( h8 D( d; s p
% @( z4 }% n$ o# Z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报道,说42岁的刘先生几乎每隔三年都忍不住跳一回槽,从22岁步入职场到现在,已跳槽7次,哪怕他喜欢自己的工作、哪怕待遇还不错、哪怕做到了部门中层。# n% V# c2 }1 @: B4 S5 ^- X
$ z" E, Y' p2 P5 i% R9 c! J* x
他说,心里像压着一块大石头,必须通过跳槽的方式来宣泄。终于架不住找到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发现,原来这哥们是个老好人,同事提出的请求几乎不拒绝,谁急着回家,他去帮忙搞定火车票,谁业绩不好,他也会出手相救。这个全能yes man(好人),压抑着所有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负面情绪,而他唯一的宣泄方式是,跳槽。2 V/ u& F: v2 d1 p" P$ X# a
. x% {: k/ v- t1 i
Say no到底有多难?连美国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都会坦白地揭发自己,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不懂拒绝这毛病她也深受其害。这几乎是人们一种自我强加的压力,牺牲了自己的需求和快乐,只为了把他人的满意摆在第一位。2 G3 G) K# @9 s+ A& ]% }' T
9 x" v9 m# [) _' @4 E/ j7 A$ {6 }; N ) Y$ L; h' M9 i) ?& V a
/ n/ E3 L' H3 P- C( @3 ]# C3 f" K3 I
讨好型人格的背后
0 V# j+ I& ~! H9 t' I' |* \
/ b0 G2 p0 u: @" h: V: J! p! _: O关于讨好型人格,美国的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专门就此写了本书,叫《讨好的毛病:治疗讨好他人的综合症》,提出为了讨好别人而不懂拒绝是种让人衰弱的心理疾病。
" z7 y1 j+ h. E8 H6 J: t7 f7 G" `9 B/ r" X- ^+ _
Harriet Braiker将这种取悦别人亏待自己、恨不得让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都高兴的强迫症分成了三类:认知型“好人”,相信讨好能让自己免遭他人的拒绝及刻薄;习惯型“好人”,需要每一个人的认可,被迫牺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顾他人的需求;情感逃避型“好人”,意在保护自己,逃避所畏惧的愤怒、冲突和对抗。
: A& n8 Z" M( @
0 F) S; w! U5 g _IT工程师马腾就有点认知型老好人。别人不想解的Bug,扔给他去解,别人不愿出的差,派他去出,虽然这么做让自己有点委屈和不悦,可他从来又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己的努力得到上级的关注。) s, ~% y+ s& I% f8 U# Q
$ K( w2 }7 m6 L- k# ~' r( ^
为什么会这么想?从小就这样么?马腾想了好半天,终于告诉我,他是家中老大,上下各有一个弟弟和妹妹。他从小被送往农村爷爷奶奶家寄养,上小学之后才回到家里,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显然不像弟弟和妹妹那样有优势。再加上作为老大,妈妈总是教育他,让着比他小的。比如妈妈给他们买了新衣,一人一件,但弟弟非要两件,妈妈做主,便把他的那件让给了弟弟。而这是他唯一能从妈妈口中得到夸奖的时刻。3 B% Q" D# C, j5 F H0 T
1 h) |1 X" [6 N: h) D5 O在他看来,牺牲自己的利益像是柄双刃剑,有点难过,却能收获关注和好评。
6 k$ N+ p$ n, `3 H% ^+ [+ K5 E( V' t2 G6 V- r/ f
可事实真的如此么?
( r# @7 \9 w) R, H/ ~1 L
2 O. V9 O3 ]; W4 o% J在律师合伙人安地眼中,作为上司,他恐怕永远不会提拔这样的老好人,他们不会向老板推销自己、不善于提出合理化建议、难以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对挑战有畏惧感,更不要提管理一支团队。往往职场老好人,不但很难收获真正的好评,甚至会渐渐被边缘化。
9 }+ P" [0 O8 Q( y
- |* h$ |4 C( Z- L& X8 m0 D5 [就是这样,亏待自己去取悦别人,可能骨子里是一种对消极情感的畏惧——畏惧孤独、畏惧气愤、畏惧冲突、畏惧对抗、畏惧拒绝——这种逃避并不能让你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哪怕是在别人心中。
. g& u* q" ~6 Q4 H0 N" l/ H+ `/ k8 U
按照Harriet Braiker的分析,你越是认定自己应该当好人,而不是当个真实的人,你就越是会遭受怀疑、不安以及畏惧的纠缠和折磨,甚至来自自我的压抑,比如前面那个频频跳槽的刘先生。
! v% b1 }/ L+ D$ N' j6 }) j0 g" I% V' z+ D2 r+ y' x5 D% y
P; e2 T" _6 I1 _. V1 i
( n/ b$ F, C2 c“做自己”基础上的改变
! H! C' }, f, b$ p6 q0 M
/ H) l. K: R5 \9 x觉察到问题,才会改变问题。在吃过亏的刘佳看来,“什么都想要,又想争取利益,又想好人缘,做起来就一定很难。所以说,目标一定要聚焦,生活和工作好分开。”
$ L2 b0 q( l. ?! Y0 z+ l
4 p$ x0 m) u4 q% z6 }7 C+ f刘佳改变的转折点是,有一次给项目经理提交一份报告,项目经理随口批评她说,提交得慢了,效率该提高。按照她以往的风格,她肯定会说,好吧我改进。可当时她觉得,项目经理并不了解原因,她应该进一步跟他沟通。于是,她告诉项目经理,不是因为效率,而是期间帮了另外一个组的忙。那你没有提前跟我说啊?项目经理追问。刘佳紧跟着解释,我邮件申请了,但一直没得到你的回应,以后遇到这种事情我觉得还是应该追问你一下,得到认可。! G/ y& X7 Y% x _, [
3 d# k7 P9 X; M4 q0 @: J
一番解释下来,误会冰释,项目经理也颇同意她的看法,以后多增加沟通。
# d+ [* e. W9 Q. @; b# @2 o$ _
3 S4 ^, Z8 V, F7 y- G0 _+ X可见,“好脾气、坏脾气”的核心问题还是如何表达和沟通的问题。遇到问题,经常找老板互动和交流,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老板的尊重和认可。: v7 V9 c: r! q: m3 q
/ r' v- L5 s. @/ E' G至于如何更好的跟老板沟通?老实人也有老实人的办法。
4 {7 m) V0 k& d# W; C: \9 c$ U2 \1 o
) K* h3 s$ z3 i7 }入职快两年了,业绩不错的李敏却一直没有加过薪。又到年底,每次聚会都会跟朋友抱怨的这件事,终于连朋友都不能忍了。“你自己去跟老板提加薪,能死么?”一个火爆脾气的家伙说。" J0 H+ B+ S6 |7 M) y
% L6 `1 ~; b4 e' S; u
性格温和的李敏在朋友的鼓励下,采取的方法是提笔给上司写了一封长长的电邮,言辞恳切的提出自己所贡献的价值,以及目前薪酬的不合理。可她发现,过去都三天了,上司那边还是没动静。怎么回事?老板没看见?还是看见了觉得我太过分?这是我么?虽说终于跨出了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一步,可李敏内心的小鼓却一直敲个不停。8 N4 G" m K5 W2 L2 Q+ M% \1 o
' ~, u2 D, A9 s& g# V! ?“改变的过程是相当痛苦。”李敏说。后来,她才知道,拖了这么长时间,老板其实是惊讶她这个闷嘴葫芦终于发了言,以至于很认真地站在她的角度上去考虑怎样做才能让她更满意。
! `( X$ D/ r' j8 P7 j
9 ?& K" k( X" c& Y v- V" B* `改变的确痛苦,但并不意味着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如今,在职场上越来越顺应自己内心的需求、已经转身成为新精英生涯“做自己学校”(School of Me)校长的刘佳很认可这一点,既然是改变,就应该变得更加做自己,而且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变——比如,不擅长口头表达的,就不如采取笔头表达的方式;不喜欢强硬的表达方式,那就温和的委婉的表达自己;甚至还可以以退为进的告诉对方,我理解你,但我觉得怎样处理会更好,从而达到双赢。$ s L& ] B8 {: H
$ i+ y5 f* t I6 R3 ~
按自己的方式,让自己的内在需求浮出水面。做到更好的平衡自己和他人间的利益,随和的人没准会更无敌。
1 K$ _# z& `( q7 h4 H* M$ J2 Q+ ]2 s0 ?" E
2 q) _ `2 G/ {3 Y, ?, t# `
3 c$ b! H' e- ~! ~( Q0 l2 s技术控
7 u( Y# f8 |, k
8 d6 I2 R, M1 A5 C' g→如果你就想做个老实人5 j x/ x& V: M& b
* M1 u( {# n* t; r$ j
在职场中做老实人其实是个技术活。' s* u: j# O, r
7 Q0 k. B+ V: B5 w$ R
职业的收益有两个标准,一个赚了多少钱,一个是隐性的收入,也就是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某种安全感、稳定感。如果你在职业价值观取向上,倾向于更加安定、和谐,哪怕赚的比较少,在关系的角度上讲,还是得到了很多。2 e9 z/ M( E; G1 D" H, N8 @/ O# o$ l \
2 w/ X$ z) _& n7 w; c% x, ^可如果想在关系中有所收益,做个快乐的老实人,李春雨支招:4 u% {1 h0 t# z
8 X, {9 T# g ]6 k% x◎老实人须知,吵架并不代表关系破坏。: o( {) i( M9 R+ P- Q p
◎要让别人知道,做老实人是一种选择,而非一种无奈。4 s" ~5 O2 X( G( O% B' @
* S# k3 D7 S7 s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是老实人,但不是被别人欺负成的老实人。比如,不去参与某个竞争,务必跟同事表达清楚,这是我的选择,我不想去争了。
" t4 q( b/ @! M3 D) D& r5 c6 j' n* `. G$ [
◎需要有能力去做坏人。有能力在适当的情况下发脾气。, m% @- b0 C5 B( h
7 T' ?1 Z! u J" E: h
* m0 U% m9 `" i& x/ B
4 ^" Y, p& Q: ~7 S: X! ~9 ~) z* q
→如果你做够了老实人/ n: [) m# o7 ^; `
( o7 `& R6 X) o( ?
好了,那些打算更好的表达诉求和争取利益的老实人们看过来。如何温和又有效的基于自己的立场跟人沟通,从而不至于陷入与人纷争的人际漩涡。/ A6 D$ n& u+ F4 `- |) n
! y" ?. A- y9 H9 D2 D
* `2 W# t! g# Z# M; ?2 g3 C8 Z% V3 t
→更好说“不”三步曲. `: j# y8 `% k3 q; S
; p/ n5 f; I1 N( m
职业规划师朱若霞提出了一个拒绝让你感觉非常难受的要求的“三步曲”方案——
. B( l& k" _, R1 n R1 Z: l* l, @( @" B8 U/ q1 i
第一步,复述要求。第二步,表明处境。第三步,提出替代方案。
0 c0 c5 c9 i6 e. L2 i
2 ~! l7 ]1 D8 i& l4 n案例:
: P+ e- X3 f9 G% D5 W: U
! e) H( X7 Y9 K: B6 f, q星期五下午三点,王浩正憧憬着和老婆孩子一起,过个痛痛快快的周末,老板李总偏偏在这时打来了电话。
2 M; w+ u2 m2 J K4 V" G5 [李总:王浩,我刚想起来,星期一上午我就要那个质检报告,你能不能今天晚上或周末加个班,帮我把它赶出来。7 M" p6 J; r9 i: J$ g4 E5 x
王浩(复述要求):您要我今天晚上或周末加班,把那个质检报告赶出来,是吗?& d$ C g( S# e( X6 ^2 [7 P
李总:是的。; R! j3 S n+ K! t q; X
王浩(表明处境):对不起,李总,我没办法做这事,这个周末我要和老婆孩子一起到外地去玩,我们票都买好了,今天晚上就出发。
" T2 V4 A, N2 X' P, o- d: X李总:噢,但是,王浩,这个报告很重要,我希望你能克服一下,把它完成。$ s2 x$ V, b' z3 `: C
王浩(提出替代方案):抱歉,李总,我明白您的意思,可我真的做不了。不过,我知道有别的办法,您要不要给林锋打个电话看看,他对这一块也很熟。我可以把需要的数据和材料,马上传给他。- C' s4 ?; M- N# f) R4 i
李总:噢,这样,那……好吧。
: P; R4 }6 c( g2 `; |1 u9 G- U# o1 n(案例来自 朱若霞著《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0 L5 I" c5 h/ x7 W, _( J' o$ G
2 ~2 R$ C9 c+ L$ i: y : U8 P/ [* E* c: }2 k' W9 i6 Z* {5 [
: \; V# u6 S# x' F) \0 C
→应对来自他人攻击9 c* j5 Y# D$ |6 J W0 |
) e8 w' t8 k* E z% B/ d
如果在拒绝后,对方抛开事情本身不谈,直接攻击你的人品,甚至以种种手段对你加以威胁时,要学会非辩护式应对。
; [6 |1 K6 m: p$ n2 P4 M+ Y
& N# n* U u) G0 A; e朱若霞在《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中写:“当别人指责你的人品时,只要你还企盼着别人的肯定,你就必然要受摆布。记住,只要你一开口争辩、解释、道歉或试图让别人改变主意时,你就等于把很大一部分主动权交了出去。如果你请求别人原谅或理解你,你就等于给了他们以不满足你的要求相要胁的权利。要想成功为自己建立疆界,你必须彻底放弃对他人的期待,学习使用非辩护式的应对方式。”
- i( A% O1 S1 R& @$ G! q
* g+ T' S! i/ O5 n《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一书中提供了如下的非辩护式应对的语句:4 @" I0 t* S, D3 m" ^
$ X4 c, [; d% L9 b% f
噢,我知道了。
& x7 }. u8 k5 T$ w* Z, H+ C你这样想,可真有意思。* H' G: D1 x" x; ], b; G
你当然有权力坚持自己的意见。+ s: w5 J8 Q# N
我很抱歉你生气(激动、失望)了。: y5 k+ M+ t! z$ i3 @" T/ ~
你如此激动,我很遗憾。: m( C& u) }) B, h
这很有趣,不是吗?
R/ B) a+ ~ }( K我很难过你有这样的感觉。
( l' r" Y+ g1 z, w# g4 v) X, F9 p" V0 `
4 ?2 O* d4 s9 ]
3 a6 [1 I, f% G i! b7 A5 R2 q7 \: N) k; n5 U6 h2 q6 D7 Y F
→提要求的两个判断
+ y( A: r/ k% N6 ^0 ]
. w: G0 K; _3 ]4 H; x9 x. W* a2 s首先,你得有这个概念,提要求不代表吵架,不代表你不是一个忠诚员工,而是代表你有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且,提要求是需要勇气和练习的,就像一个人第一次说“我爱你”时总会难为情。切记,任何厚脸皮都是磨出来的。
5 v7 n" y- ?/ r
1 r9 U1 N% W: \2 n" ^0 E0 Q如何更好的提要求?在资深职业规划师李春雨看来,提要求需要基于这两个判断:第一,你要求会不会伤害到对方;第二个你有没有资源跟对方提要求。
. d: d0 [' H+ c' o# o, z8 k2 `7 f# ?3 p" @) E4 P* r( j9 C
提要求最好出于这样一个立场:不是我要你干什么而是我和你一起做什么。6 t! r+ r% C/ A$ M5 r" E4 Z# {
, H/ _8 Q( R) C6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