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写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十万火急”的特殊情况:或因上级领导前来视察、调研,需要准备全面的或专项的情况汇报材料;或遇突发性重大事件,需要向上级有关部门及时写出情况报告;或因召开紧急的电话会、通报会、动员会等,需要为领导赶写讲话稿;或因某项活动计划临时变更,需要另外准备一些文字材料,等等。有些文稿要求在一两天内甚至三五个小时内突击完成,往往令文秘人员措手不及。5 X& N- ^( Y/ _* j. N
% Q4 G; f/ ?$ I0 u* { 实践表明,应急写作是一件苦差事,也是文秘人员必备的硬功夫、真本领。它对于文秘人员的文字功底、知识积累、应急经验以及思维敏捷度、语言驾驭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文秘人员除了必须熟悉各类文稿的体式规范和基本写法外,还必须掌握一些迅速地调动资料积累的“诀窍”。这些诀窍的核心就是“套用”。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套,就看会套不会套”。这种说法颇似戏言,不可全信。但是在应用写作领域里,某些类型的文稿从体例框架到观点材料确有不少可套之处。下面结合笔者应急写作的切身体会,介绍几种有效的“套用术”。
2 s% O: C" ^2 H S2 V. s+ B: S: k5 M6 r6 _2 T/ K% W
一、体例套用法( U" ?& \9 g7 X% L5 m& K* D
( y; {; f F! u. O* L& A, B
应用写作涉及的文体很多。不同的文稿往往有不同的体式要求。一般来说,同类文稿的体式和写法大同小异,完全可以相互套用。对于文体格式的套用相对比较简单,写作者只要熟悉文稿的体式要求,掌握文头文尾的固定程式,会用相应的专用词语,“套用”起来便会得心应手。正文内容的写法相对比较复杂,但同样有“套用”规律可循。比如,起草规章制度、工作报告类文稿,由于各部分内容之间存在并列关系,因而在内容安排上一般采用并列式。各部分内容可用“一、二、三、四”标号逐条逐项排列,也可用“分号”相隔;如果各部分内容较多,还可用划分自然段的办法处理。再比如,撰写请示及某些专题性报告、指示、批复等,由于其内容往往有说明情况和阐述理由两个方面,因而在写法上可以采用递进式,即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顺序或者按照写作者的思维认识顺序,顺看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次序逐层叙写,层层推进。还比如,撰写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类文稿,由于内容通常存在着因果关系、总分关系或对比关系,因而写法上往往采用综合式。一般是先按照时间顺序概述事实,然后集中归纳出几条经验教训,或者提出几个研究讨论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只要掌握了各类型文稿的写作规律,文秘人员在构思和内容铺排上就可以省时省力,写作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8 C0 L+ i% I0 P# Q2 y1 z" {; Q
. t. ?$ \# @! M% G! m
二、结构套用法2 c9 U, k y& |7 A; G
- [1 L0 c+ r9 _4 t
结构是文稿的骨架。各类应用文稿尽管体式、内容及用途各不相同,但多数应用文的写作框架相类似,而且有的已经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的结构“模式”。既是模式,便有一定的可套性。文秘人员在时间紧迫、来不及创新构思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从结构布局上参考、借鉴或套用某些现成文稿的框架。比如,机关单位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汇报材料,在内容布局上通常有四个部分:1、工作情况及所取得的成绩、进展;2、工作中初步探索和积累的经验及体会;3、存在的问题与不足;4、今后的打算及对上级的建议、请求。这种结构安排符合内容要求,也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因而其框架具有模式性。不论是撰写综合汇报材料,还是撰写专题报告;不论是写四部分,还是写两部分三部分,这种布局方式和内容顺序是不会有多大改变的。因而,撰写同类材料时完全可以搬用、套用。再如,撰写综合性的汇报材料,其结构方式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是先汇报总的工作思路及大致工作过程,让上级领导有个总体印象;然后再根据平时的排序习惯,依次汇报农业、工业、财贸、文教卫生及其他方面的工作情况。全文为总分式结构,分项内容为并列式结构。套用这种模式,构思不必费力,撰稿顺理成章。" ?9 ]+ l+ g' s! }8 ^, l8 E; r# X
: E! I8 V- `* s/ O三、观点套用法) a* f' A- D# p
' S, ]# f' @% {" K$ | 应用写作尤其是公文写作要讲究思想性和政策性。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规、政令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统一性,因而应用写作中所涉及或常用的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基本提法、政策口径等也是相对稳定和统一的。即使各地有一些特殊的政策和创造性的提法,也不会与中央精神相抵触,而且有地方特色的观点和提法在当地来说,也是相对稳定的。因而在应用写作中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整句、整段地套用一些基本观点和精辟论述。这种套用既可省时省力,又能提升文稿的层次,体现文稿的理论性和时代性。应用写作中可以直接套用的观点和提法很多。大的观点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等。常用的提法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调整产业结构、转换经营机制”等。另外,在长期的应用写作中,还形成了许多表义精确、结构紧凑、句式整齐的“四字经”,应急写作时随时可以选择套用。如,表达方针政策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达任务目标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纪律严明、保障有力”;表达原则的“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表达意愿的“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列举问题的“大吃大喝、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违法乱纪、作风霸道”等等。只要文秘人员将这些观点和提法熟记于心,应急写作时信手拈来即可套用。( ^8 L% F% [8 U/ K* m
( u) ^3 F& u! i
四、材料套用法& H( X! X9 M6 I6 x Q
4 [1 {/ L L( S
应急写作需用的材料,往往只有一小部分需要现时收集整理,所需的大部分材料要从已有的材料中选取。套用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综合型的“坐底”文稿。有些综合型文稿,如各省、市、县每年年初召开的人代会、总结表彰会、党委扩大会及专业工作会形成的文件资料,在年度内完全可以作为全面工作或某一方面工作的基础资料,即“坐底”资料,这类资料中的阐述材料、论证材料、例子材料、结论材料等,往往可以分别抽出来,
1 z* [! H1 x# P9 |" d/ F2 T6 a4 M4 _2 ^' i. r+ x3 w& K) ] R
上述应急写作中的“套用术”,仅限于有经验的文秘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绝非教人投机取巧。一个有作为的文秘写作人员,一定要在精心写作、创新文思上下功夫,练就一手锤炼文稿的真本领,切勿养成照抄、照套的毛病。更何况如果没有深厚的写作功底,就无法掌握“套用术”,即使硬性“套用”,也只会弄巧成拙。作者:山西汾阳市委党校高级讲师李明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