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中的标点符号是公文语句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在实际的公文8 u; P) q) A/ r: E* j7 \
5 }; X6 N. l7 r3 F4 ?3 \9 ]$ ?2 v写作中,标点符号常常出现重复多余的现象,即在不该标点的地方用了标点符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d; n5 Z: i7 E8 \! c
/ \, p4 B, X2 e9 h* U$ c ^: a
一、不该用的地方加用标点符号# {. S* V) x7 c* }
0 w ]& f, v% ~6 T+ `
包括在公文标题和文中章节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造成标点符号多余。
5 A$ @8 @3 a5 J( x2 \ `4 v! R( H( H3 C, H
(一)公文标题。标题是公文的眉目,概括公文的基本内容。按公文处理规定,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用书名号,授予荣誉称号用引号外,一般不用加标点符号,但有些公文标题却加上逗号、顿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等。此种病误除乱用逗号、顿号外,以非法规性公文加书名号居多。如:# m v' `, Y9 S; k. ~
) `3 ^3 X6 [) G6 G, ?- B& P
例1:关于对2005年“条令条例学习月活动”的安排
5 b/ ~9 c) u/ o6 K: l' p+ ?+ B
: ]8 j5 e6 b6 f. ]/ w例2:××总队《批转省〈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报告〉》/ \ ?4 I' C8 @: c3 G
/ ~! C7 \4 _+ C! [上述例子中,例1加了引号,例2加了两个书名号,均是多余应去掉。; @8 g8 X8 \. W
/ e, ` C1 o% x' s9 d (二)公文中的章节标题。公文中的章节标题或某些不该用标点符号的段标题加句号或冒号。如:3 o" `" X' H* n' z- D( v+ F* M
& _- F- E0 c) }$ W2 d
例3:一、加强第四季度部队安全管理工作。
7 G& Z! Y" P& }( ?4 ^
/ Z* r- y6 m0 Q. b# ^例4:一、检查内容:,二、检查要求:,三、检查方式:,四、检查时间:/ U' ~7 |' {3 y; B
/ M* m3 R1 J. y) f6 Q* p
例5:(一)、严密组织固定目标执勤。
9 v- q e/ K3 z$ j4 Z# e; u3 y9 Q7 N' M& s7 F6 |) O* ?8 o
例6:(1)、加强分类指导,提高勤务质量和战备水平。
6 ?8 R w7 _, t2 M3 ~; ~
. T& q+ g& ^+ k8 o% A1 l6 g. i8 ]例3句的句号和例4句中的四个冒号均应去掉。例5和例6在带括号的序码之后不能加顿号,均应去掉。2 k( a$ L( j3 \1 j, F; V
7 p. S* V" T9 m& W4 A) ]( J7 _$ V
二、不该停顿的地方加用标点符号' {; F9 G% G" F O3 P" c M" Y- a. F' o
' a0 l6 O. @# A" i# t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一般用逗号、顿号、分号。但在实际写作中,常常在不该停顿的地方用标点符号。主要有:/ U2 {( {# f1 j
( t. ]5 M% O* v* ^2 J( d" a
(一)某些提示语、短语和并列连用语加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中规定提示语、短语和并列连用语无须停顿,也不用加标点。如:
2 q. P$ f5 _; Q5 p$ @/ F3 F( v4 R3 w, J9 j5 e7 w4 V/ S( r
例7:……显得重复累赘,可精炼为:“物送到基层”。
3 g* X+ B- W5 o* g) Z5 s0 s& o; n- D$ t! W8 O" k0 M
例8:五、六十人,七、八百吨3 h$ u2 q7 x/ m' D j1 i
8 u7 o6 k9 z& z) U2 s9 k, u例7句中的冒号属提示语,无须停顿,冒号应去掉。例8句中是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的邻近数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应用顿号隔开,所以句中的顿号是多余的。0 A& e8 @! t5 w( V( ?2 |( X
& Z$ t, l. A8 W8 r j# a5 Z
(二)某些连词前或动词后面加标点符号。连词起着联接作用,中间不需停顿;动词后一般应跟一些宾语才算完整,所以不需加标点符号。但在一些公文语句中,却违反这些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如:
+ g3 Q( E* U- ^0 w
' d" t5 b' G1 D1 f5 o+ R例9:发现违反部队条令条例、或者院校教育管理规定的应当……
2 i3 I7 a5 x: v5 \# U- j. P: M: ?0 G/ D! f R) q
例10:加强昂扬精神的培养,以及军人气质的塑造。7 h8 r3 U2 N& O/ e# L8 V
! ?- B% a, k. k' W; S6 Z7 H) x7 A
例11:它说明,时间的宝贵,在较短的时间内要提高效率。# X+ @, y8 M# z
' f. N0 v! A; B例12:官兵们深深感到:这次任务的光荣和艰巨。8 S) u* q. N/ ?+ B" u, ]% m
- @: n9 o" l g% ~6 V/ y- e" @$ N
例9和例10中的“或者”和“以及”均是连词,前面不需停顿,因此前面的顿号和逗号应去掉;例11和例12中的“说明”后的逗号和“感到”后的冒号应去掉。. X& I9 |" F% @& A! w( [
5 S4 u0 `5 k: N1 x
(三)在标点的管辖范围加符号。句中的标点符号有一定的提示范围和管辖范围,如果不注意这点,很容易造成标点符号的多余。如:1 ^ l- G5 B9 H- B! A
# _- C" m. F4 s+ p2 [' m
例13:公文中的下行文文种:“决定”、“通知”、“通报”、“批复”等,是机关经常使用的文种。
2 @, `! _" S6 N$ H2 [' R9 _3 j
0 O( k( [0 N8 U' `: l例14:联合行文要严格遵守《办法》:“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的规定,不允许出现“一文多号”的情况。
+ p* I9 I: |$ G: D8 m+ I' J, ~0 L7 T# Y$ R9 ~ D$ Z
例13句中的冒号只能管几个文种名称,而不能管到“等,是……文种”;例14句中的冒号只提示《办法》的有关规定,后面是作者的话,冒号也管不到句尾。两句中的冒号均应去掉。
! z; N1 r. B/ ^, o# ~& ~" m2 S' r s( O& J* p
三、重复使用标点符号
( H* k9 @0 o( V; k1 S
; r6 R- @& a4 W4 w每种标点符号在句中都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不能出现标点符号连用的现象,从而造成重复多余。如:) d* {: Y& n- z3 X+ a) S) ~
" x1 j. P, z5 E/ j* X
% ~2 r! y) W; T: I1 |
作者:刘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