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登高望远” 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提出对策,文以载道,突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给人以启示和共鸣。文章依赖“思想”而永生,因无“灵魂”而猝死。写材料一定要注意提炼“思想”,善于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着眼全局看局部,不就事论事,把具体的东西理论化。
- {6 R7 ?8 L; w7 z4 D 二 、“返璞归真” 写材料要想达到“纯自然”的状态,一定要多使用通俗易懂、平实准确、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揭示公文的主旨,绝不能像文学语言那样进行描写和夸张,否则会给人以哗众取宠的感觉。' @6 }+ B, K+ Y. r
三 、“悉心揣摩” 公文不是阐发个人见解的。起草公文时,一定要用心揣摩领导意图、思维方向、关注的重点等等,想方设法把领导的思想和意图理解准、领会透,而不能断章取义、随心所欲,更不能“另起炉灶”。 ' H' B- ^: F, q. _
四、“量体裁衣” 要切实处理好表达观点与选用材料的关系。对于出思想、出经验的系统性文字材料,不少人感到力不从心,这就需要认真地钻研,努力做到鲜明清楚、纲举目张。 ; G& \, m. \1 \8 o& x
五、“借梯上楼” 也就是善于收集整理各种资料,用心学习运用他人的经验,做到少走或不走弯路。积累的重中之重是储备观点,要注意积累一些有战略性的思想,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就实现它的价值了。; i4 j% l) @: @8 c2 [5 E; i
六、“照猫画虎” 勤于和善于学习范文、模仿范文是一条捷径,这也是想成为写作高手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比如,在学习范文时,可将自己融进去,首先想一想如果自己起草这份材料应该怎样写,比着葫芦画瓢,时间长了,就能够渐入佳境、升华超越。
3 F9 R3 z7 Q+ W" M 七、“以新取胜” 起草机关公文,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围绕时代主旋律,体现时代特征,不能“老套”。善于从书本中、从老经验中跳出来,善于用新的视角看问题,用新的思路想问题,要经常关注和研究新形势、新动态、新情况和新问题。
{; @- f" c$ n7 h- k# S: z2 Y八、“交叉嫁接” 当今社会处在信息时代,吸收多种信息,利用多种学科知识,为研究课题、制定政策措施服务,为我所用,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比如在起草领导讲话、调研报告等材料时,完全可以借助嫁接这种思考问题的思路,大胆地将管理学、心理学、人才学、系统论、协同论等纳入你的写作视野,就能使材料增色、添彩不少。+ u4 h8 |5 ?. z# U3 y8 s- U
九、“妙用修辞” 适当运用排比、对偶、递进、借代、反复等修辞方式。在反映内容的同时能够产生一种美感,激发一种情趣,增强公文表达效果,吸引读者去深刻领会文章的内容,从而达到“言之有文”、“行之更远”的境界。 # { z# ~8 L; x# B. R0 ^* Q9 _' e) P
十、“精雕细刻” 文章不妨千遍磨。好的文字材料是改出来的。从起草以前到写完以后,从内容到形式,始终注重反复推敲、充分修改、精心核对,显得尤为重要。
( a. h9 \$ |6 B% L! {' ~4 w- p- F0 X1 S1 x @3 e
文章来源:秘书工作
. K3 V1 Y5 R4 \. I. J% R& u- Z2 `4 l" s
; l" A7 C$ t8 ^1 ^ |